張勇重新賦予阿里創業欲望 精彩看點
這是張勇“敏捷組織”思想的一以貫之,同樣是2021年“多元化治理”調整后,業務負責人權限的再次升維。
(資料圖)
編者按: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陸玖商業評論(ID:liujiucaijing69),作者:橋杉,創業邦經授權轉載
???????????????????做出24年來最重要的組織架構調整需要多久?組織變革最為迅捷的阿里巴巴再次刷新了這個記錄。
3月28日晚,阿里巴巴CEO張勇(逍遙子)發布全員信,宣布設立“1+6+N”的組織架構,各個業務集團將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CEO負責制。此時,馬云“官宣”回國不足兩天,距離阿里巴巴上一次年度架構調整甚至不足三個月。
全員信內容顯示,在最新調整之后,除了滿足上市公司的合規要求,集團的中后臺職能將全面“做輕、做薄”,原有的中樞大腦將化整為零,進入到對應的業務集團與業務公司。
這樣做的好處,是讓原來在集團庇護下的各個業務,獨自面臨來自市場的考驗——這是張勇“敏捷組織”思想的一以貫之,同樣是2021年“多元化治理”調整后,業務負責人權限的再次升維。
在張勇的設想中,他希望阿里巴巴未來能夠長出來若干個上市公司,若干家上市公司下面經過幾年又能夠再生兒育女,又出來更多的幾家上市公司。這樣阿里巴巴的業務才是真正在走向繁榮。
如今各大業務集團的獨立姿態,顯然也只是起點。
擁抱市場,找回夢想張勇接棒CEO的前一年,阿里正逢二次上市,當時,這是紐交所史上最大的一次IPO。上市之后,必然面臨難以對員工持續有效激勵的問題,這是全球大公司的普遍痛點,也是“大公司病”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馬斯洛曾在《人類激勵理論》中提出,人類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,分別是生理需求、安全需求、社交需求、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。企業現階段的激勵機制,如期權獎勵、獎金等偏向于工作結束之后的利益分享, 是對過去價值成果的一個再定價過程。而對未來價值成果的估價,就相對較難。
這一問題從一線員工到業務1號位,不同程度存在。尤其是業務1號位,他們的主要工作之一,是為業務爭取更多的資源分配。在互聯網行業整體增速放緩的背景下,資源分配的效果難以保證,1號位對員工進行有效激勵的難度也越來越大,員工的心態也會趨于保守。
但在某個業務集團獨立面對市場之后,就像張勇所說,員工會明白要“自己而戰,為自己所奮斗的事業而戰?!币惶栁坏膫€人部分持股也成為了可能,從原本的職業經理人變為業務集團的股東。業務獨立融資或獨立上市的前景,會成為最有效的激勵之一。
重新喚醒中層心中的夢想,或許是張勇讓各個業務獨立面對資本市場的核心原因之一。
阿里的明牌:架構即意圖根據內部信中的規劃,曾經歸于阿里集團各個業務線將會各自成立集團公司,在不遠的未來,也將成為一級市場上獲取融資并最終上市的招牌:
◆云智能集團,主要業務包括阿里云智能、釘釘、天貓精靈、達摩院,營收占比 8%,由張勇本人兼任CEO;
◆淘寶天貓商業集團,涵蓋國內電商業務(淘寶、天貓、阿里巴巴)、B2C零售、淘菜菜、淘特與國內業務,營收占比69%,由戴珊(蘇荃)任CEO;
◆本地生活集團,包括高德、餓了么,營收占比5%。由俞永福擔任CEO;
◆國際數字商業集團,包括東南亞的電商平臺Lazada、跨境電商速賣通、國際貿易(ICBU)等等,營收占比8%,蔣凡任CEO;
◆菜鳥集團,繼續由萬霖擔任CEO;
◆大文娛集團,包括阿里影業、優酷、夸克以及在線游戲業務,樊路遠(木華黎)擔任CEO。
從事業部到集團,一方面是從財務到業務數據的分開核算,這一動作早在2021年末的組織架構調整中已經完成,另一方面,業務總裁已經在某種程度上承擔小CEO的職能,如今對應的董事會設立,只是將其從事業群層面升級至控股公司的大勢所趨:
譬如在當時的調整中,戴珊、張建鋒、俞永福和蔣凡已經分別掌管中國數字商業、云與科技、生活服務和海外數字商業四大板塊。只是曾經的云與科技板塊,如今的云智能集團CEO,由張勇本人兼任——另外需要指出的是,云智能板塊下的阿里云智能和釘釘,是阿里去年重申的“消費、云計算、全球化”三駕馬車之一。
以云智能業務為例,此前針對阿里云的全員信中,張勇就提及要兼顧技術的先進性與經營管理上的先進性。集團一號位擔任CEO所釋放的信號,則是阿里云在集團內部的高優先級戰略地位,再次以公開信的形式予以強調。
據IDC中國,截至2022年H1,阿里云作為國內最大的iaas+paas廠商,在中國公有云市場占比為33.5%,超過三分之一。財報數據同樣顯示,阿里云2022財年營收達1001.8億元,付費客戶數量超過400萬。這也是中國首個年營收破千億、持續盈利的云服務商。
但在持續增長的營收之下,阿里云同樣面臨來自產業互聯網的挑戰。此前,阿里云的客戶主要以成千上萬的中小商家為主。但當云服務的主戰場轉移至結轉周期長,定制化需求高的政企客戶,以往標準化產品,大規模復制推廣的模式開始改變。
在此基礎上,擁有多年政企服務經驗的蔡英華空降阿里云,并為其按照分銷伙伴、集成伙伴、咨詢伙伴、解決方案ISV伙伴、產品ISV伙伴等能力標簽,成立了相對應的生態團隊,來專項服務合作伙伴。
換句話說,在阿里云高歌猛進的時代,是中小客戶去適配阿里云,到了政企客戶為主的定制化需求時代,則是阿里云來適配客戶。這一切的改變,無一不是從人組成的組織架構開始。
變化的“猛藥”,治好大公司病即便如阿里這般規模的組織調整,放在世界范圍內的大公司,其實都不算罕見。唯一的共同點是,當公司走到發展的“功名十字路”,通過關鍵先生的“四兩撥千斤”,往往能煥發組織活力的第二春。
1996年,當喬布斯重回蘋果的權力山巔,他接手的,是只夠兩個月的現金流,以及無數冗余產品線組成的膏肓之體。在不久后的一場產品戰略會議上,喬布斯只用一橫一豎的兩列方形四格表,以及“消費級、戰略級、臺式機、便攜機”的排列組合,重構了蘋果業已混亂的產品體系。在四格戰略的引領下,蘋果的工程師們相繼做出了引領世界科技潮流的偉大產品。
另一方面,喬布斯也在供應鏈上做了減法——他關閉美國工廠,將制造業務轉移到海外,降低管理成本和提高資金運轉效率。建立官網,開辟網絡直銷渠道,將經銷商刪減至只剩一個全國性經銷商,蘋果的庫存風險與現金流水平同樣因此得到大幅改善。
在2015年接任阿里CEO之后,張勇同樣摒棄了基于事業群的樹狀架構調整,而是以“大中臺、小前臺”為錨點,將此前的7大事業群拆分為25個事業分部,用更集中的中臺能力對各個前端業務予以技術支持。
應該說,在事業部發展初期,這樣的組織架構有利于細分業務的迅速成長。同樣的中臺能力,孵化了淘寶直播、天貓精靈等一系列創新業務,多元化的布局同樣鑄就了用戶超10億,GMV超8萬億的巨大生態體。這在傳統行業不可能發生的增長奇跡,就有阿里統一大中臺的功勞。
一旦這些業務進入穩定發展的成熟期,原有的中臺能力早已潛移默化根植于各個事業群,曾經業務增長的“放大器”,可能反而會對業務增長造成掣肘。著名的豐田生產鼻祖大野耐一,就把“徹底杜絕一切浪費”作為指導思想。在此之上,生產流程過程和企業管理中不能為顧客創造價值的環節都是浪費,都會導致成本的增加。
當公司的規模逐漸擴大,利潤一方面來自與創新業務帶來的高附加值,另一方面,則來自于將流程冗余環節逐步“做減法”。人員財務乃至市場的分隔,將讓獨立姿態的“小公司”獨自面對大環境的洗禮,集團“大鍋飯”在行業性降本增效的浪潮下,已然成為歷史。
而在業務公司董事會領導的CEO負責制下,經營問題一旦出現,也不再是集團層面的問題,解決方案同樣會具體到“小公司”,權責劃分將更為清晰。
尋找阿里的“新大陸”在本次全員信中,張勇表示“讓組織變敏捷,讓決策鏈路變短,讓響應變快,是本次變革的初衷和根本目的?!边@句提綱挈領的話,或許可以作為他在兩年前提出問題的解答,彼時他問道:“如果一個組織越來越大,如何保證敏捷性,保證嗅覺,保證反應速度?”
作為一家成立24年,擁有25萬員工的頭部互聯網科技公司,任何變化要在阿里的組織中順利發生,勢必經歷時間不短的鋪陳。從2020年末的“做薄中臺”,到2021年的“敏捷組織”,再到如今的“1+6+N”,阿里集團“一個大拳頭”的威力,逐漸分散到各個事業部。行業不同,賽道不同,周期更不同。
但分散并不意味著力量的削弱。如今的阿里,擁有更廣泛的智能工具以及更豐裕的數據要素資源。根植于網絡協同效應的規模經濟,互聯網公司獨有的高頻交互、快速迭代優勢,讓獨立運作的單個事業集團,面對波詭云譎的市場波動,仍能一如豹子般敏捷。
Google重組Alphabet之際,其創始人拉里·佩奇曾說:“我們一直認為隨著時間推移,各家公司都會變成更加循規蹈矩,安于守成,只做些添補調整。但在科技行業,革命顛覆性的創新不斷推送著下一個巨大增長領域,你需要讓自己有一些不安分,以繼續保持與行業掛鉤?!?/p>
正如人工智能領域的“涌現效應”,當年張勇在組織架構逐步修枝剪葉的努力,現在已經涌現為生產關系變革的巨大合力。在張勇執掌阿里的第七年,這個“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”的航母戰斗群,正在駛向未知且激動人心的未來。
關鍵詞:
責任編輯:hnmd004
- 張勇重新賦予阿里創業欲望 精彩看點2023-03-29
- 招商輪船:2022年凈利同比增長40.92%_全球快看2023-03-29
- 黔源電力最新公告:2022年凈利增長65.02%至2023-03-29
- 全球首創受保障的虛擬娛樂元宇宙:GAMMIT2023-03-29
- 先丟NHL,再丟碧昂斯,阿迪達斯“一退再退”2023-03-29
- 全球快報:方便面越賣越貴,康師傅卻不賺錢2023-03-29
- 麻辣小龍蝦介紹_麻辣小龍蝦教程 環球快資訊2023-03-29
- 外匯局副局長陸磊談硅谷銀行事件:在金融體2023-03-29
- 歐盟推動歐洲公司增加使用數字工具2023-03-29
- 華電國際:2022年凈利9981.1萬元,同比扭虧2023-03-29
- 中國海油:已與相關金融機構做好人民幣結算2023-03-29
- 民生證券被拍賣股權被法院凍結3年,此前國2023-03-29
- 湖南首個鈉電研究院成立-全球速看2023-03-29
- 全球觀焦點:湖南首個鈉電研究院成立2023-03-29
- 牛油果怎樣生吃?-全球速讀2023-03-29
- 3億個工作將被ChatGPT取代,更要擔心的卻不2023-03-29
- 環球快看點丨東建國際(00329.HK)3月29日2023-03-29
- 科技賦能金融---金融科技專家李曉鵬2023-03-29
- 列支1.5億元!咸陽高新區出臺重點工業企業2023-03-29
- 3月28日國內原油期貨漲3.9%|天天看熱訊2023-03-29
- 世界今熱點:電商“出?!笨祚R加鞭2023-03-29
- 南航去年凈虧超326億元 擬分拆南航物流至2023-03-29
- 中國人保2022年凈利潤同比增長12.2% 將在2023-03-29
- 天天日報丨發改委高技術司赴北京市大興區調2023-03-29
- 百度沈抖:生成式AI將對生產力和用戶體驗產2023-03-29
- 天天觀察:昆明航空調整國內客票退改簽規則2023-03-29
- 微軟旗下GitHub啟動裁員,印度工程團隊幾乎2023-03-29
- 快手:2022年第四季度營收283億元,全年營2023-03-29
- 訊息:豪鵬科技擬在越南建設電池制造基地2023-03-29
- 振華江蘇啟東海工海上風電安裝、運維船系列2023-03-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