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輕的戶外運動,和一個更大的戶外市場|每日關注
比社區團購的討論度還高的,可能只有“戶外”了
(相關資料圖)
編者按: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遠川研究所(ID:caijingyanjiu),作者楊典,編輯胡曉琪,創業邦經授權轉載。
疫情三年,比社區團購的討論度還高的,可能只有“戶外”了。
在電商平臺,2022年與“戶外”相關的用戶搜索同比增長375%,打開小紅書隨便一滑,潮人們不是在搭帳篷,就是在扔飛盤,仿佛周末不走出家門就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城里人。
大多數人一直認為,參與戶外是一件有門檻的事。據媒體報道,配齊一套露營裝備,至少需要七千元[1],這個數字是上海最低月工資的2.7倍;門檻不僅體現在裝備上,還體現在運動難度上,比如登山既要求身體素質高,還要求掌握必備的野外生存知識。
而對于近年來火熱的飛盤、陸沖等運動來說,參與門檻雖不高,但卻帶來了一個新的難題:不知道選什么裝備才最合適。
既要防曬、防蚊、防汗,又要拍照好看,還不能影響四肢伸展——想去飛盤結果只穿了T恤和牛仔褲,不光穿著悶熱,還起不到合適的防護效果。
由于涉及到防護知識儲備、防護裝備選擇,戶外運動的“高門檻”“長決策”成為一大難題,而背后是走向戶外面臨的“裝備焦慮”。
人人都想踏足戶外,但大多數人倒在第一步:周末要去飛盤了,該穿什么才好?
“裝備焦慮”是一種供需錯配中國戶外運動的興起,1989年成立的北京大學山鷹社功不可沒。
彼時條件頗為艱苦,只能租用70年代的產品,一只登山鞋就有9斤重,抗風寒的裝備是軍訓時發的絨衣絨褲[2],但憑著這些簡陋的裝備,學生們冒著零下二三十的溫度和七八級的大風,在1993年征服了7509米的慕士塔格峰。
山鷹社又在1996年征服了瑪卿崗日峰,1996年7月11日《北京日報》6版,《攀登永不言休》
此番壯舉在高校之間掀起了辦戶外社團的浪潮,也鼓舞了更多的民間戶外運動愛好者。恰逢中文互聯網發端,“驢友”一詞在世紀之交出現在了新浪旅游論壇。
彼時,戶外運動的品類較為單一,多為登山、攀巖,是屬于少數人的小眾愛好,愛好者中有發燒友、商業翹楚、專業運動員。
戶外用品市場規模到2003年也僅有5億[3],牧高笛剛剛成立,始祖鳥(后被安踏收購)剛進入中國不到2年,而狼爪和哥倫比亞更是4年以后才來。
此后十年,戶外運動開啟了高速發展的黃金時期。到2013年,戶外用品規模增長至接近200億[3]。同年,江西武功山舉行了一場國際帳篷節,數千頂帳篷錯落有致地排布在武功山上,由于該場面過于壯觀,還入選美國《時代》雜志全球“最驚奇照片”[4]。
2013年,國際帳篷節照片入選《時代》雜志
如果美國人來看一看周末出現在上海公園里的帳篷,他們可能會覺得十年前的自己還是太天真。
最近幾年,隨著戶外愛好群體的壯大、社交媒體的推波助瀾,戶外運動遍地開花:露營、徒步、騎行等相對簡單的戶外運動開始流行,每項戶外運動都能在小紅書上找到至少一百萬篇筆記。
戶外運動變了,正在從少數人的專業圈子逐步走向大眾,但傳統戶外品牌的產品依然只服務于少數人。
傳統的戶外品牌因為產品面向的是極端使用場景,所以往往將產品的單一防護功能做到極致,比如極致防風、極致防水,而且受制于防護材料,產品往往較為厚重,且功能單一,無法實現跨場景使用,使用頻次也不高,單品價格高昂。
此時,品牌供給(專業、高門檻)和消費者需求(大眾、低門檻)是錯配的,于是,輪到消費者來“裝備焦慮”了。
普通人想要參與戶外運動,要么不知道帶什么裝備,要么找不到合適的裝備:城市騎行卻準備了硬核沖鋒衣、城郊溯溪卻準備了不防水的山地徒步鞋,不是裝備過度就是裝備不足;裝備不是太笨重,就是功能太細分,無法多場景使用,配齊一套裝備的時間和金錢成本高昂。
直到輕量化戶外品牌蕉下洞察到戶外運動的需求變化,尚未被傳統戶外品牌滿足的空白地帶開始變得熱鬧。
降低“走出去”的門檻變化不止發生在中國,放眼全球,戶外運動都在變得簡單。
過去兩年,匹克球(Pickleball)連續被美國體育與健身協會評為“發展最快的運動”,超過500萬人是匹克球粉絲[5]。前首富比爾·蓋茨球癮就很大,發布過“I"m a Pickler”的視頻,表示自己已經做了50年“酸菜”(pickle諧音)。
圖源:The New York Times
匹克球的流行正是因為它的簡單,具體玩法可以總結為“在羽毛球場上,用乒乓球拍,打空心的網球”。經過“縫合”的匹克球綜合了三者的優點——比乒乓球累人,比網球易學,隨便找個車庫過道就能玩,大大降低了人們參與的門檻。
中國有飛盤、陸沖攻占小紅書,美國有匹克球讓蓋茨愛不釋手。2013年成立的蕉下,自成立伊始就通過運動趨勢及人群洞察,確定未來戶外運動越來越“輕”的趨勢,于是多年來不斷累積科技研發及產品創新,蓄力“輕量化戶外的解決方案”。
如今,蕉下準備好了,并聯合艾瑞咨詢發布《輕量化戶外行業白皮書》,首次正式定義了“輕量化戶外”,并給出了解法。
輕量化戶外是一個泛概念,既是輕型戶外運動的集合,也是消費者新需求的解決方案,更是一種生活方式[6]。
從運動本身來說,相比攀巖、沖浪、跳傘等主打“征服自然,挑戰極限”的硬核戶外運動,蕉下所定義的輕量化戶外倡導用戶擁抱自然,享受自然。比如,如今流行的飛盤、騎行、腰旗,更多的是年輕人的社交貨幣,三五好友一個飛盤,暢玩幾小時,運動的快樂唾手可得。
從防護裝備來說,傳統的戶外品牌雖然防護能力強,但不適合在日常&運動跨場景穿著使用。《華爾街日報》就諷刺過這種過度防護:
“都市人穿著來自 Patagonia、And Wander 和 The North Face 等品牌的技術戶外裝備。他們看起來可以登頂珠穆朗瑪峰——但他們可能只是跑去星巴克[7]。”
而輕量化戶外就是介于專業戶外和休閑常服之間的中間地帶,就如蕉下的輕量化產品,相比始祖鳥,蕉下輕量化戶外產品可以滿足日常&運動跨場景防護需求;相比優衣庫又具備輕量化戶外各場景活動中所需的不同防護力。
從應用場景來說,傳統戶外往往寄情于山水,而忙碌的都市白領白天在格子間996,下班之后直接騎上Brompton環游城市,此時的輕量化戶外更有“work life balance”的意味,更直白地說:只用一件產品,能不能實現消費者在工作和生活場景中的一鍵切換?
戶外運動時的首要考慮是防護。根據白皮書內容,“戶外防護”是用戶在戶外運動時的首要考慮因素。不僅是要考慮自身舒適感、規避受傷等狀況,還要考慮外界的溫度變化、紫外線等潛在的環境影響。
而防曬則是防護的首要需求。只要走出家門,防曬就是一種剛需。根據白皮書內容,蕉下針對于輕量化戶外場景做了具體的劃分,即一公里生活圈、城市戶外、城郊戶外、山野戶外,在這四類場景中,防曬是輕量化戶外需求中的最大公約數。
早在2013年,蕉下就以防曬為切口,推出輕量化戶外產品——具備“黑膠L.R.C涂層”防曬科技的小黑傘,區別于傳統的銀層傘,這把“小黑傘”不僅通過防護科技將防曬功能拉滿,并且傘身輕巧易折疊,快速在消費者中建立了品牌心智。
而后蕉下持續在輕量化戶外市場耕耘,陸續推出防曬口罩、防曬服、防曬帽等品類,根據天貓平臺披露的數據,在防曬衣類目下,蕉下以28.4%的市占率成為處于強勢領先的位置。
就像很多靠細分需求突圍的品牌一樣,Lululemon靠瑜伽褲在Adidas和Nike的紅海中撕開口子,蕉下從防曬開始,通過持續洞察與科技積累,逐漸擁有了“輕量化戶外”需求的解法。
“輕量化戶外”開創者和引領者戶外運動的風口雖好,但乘勢而行并非易事,商業洞察只是一方面,更關鍵的是有技術積累和產品優勢。
過去十年,蕉下在防護科技上逐漸搭建出AntiTec?防護科技,擁有防曬、防寒、防疲勞、防暴汗等九大防護科技體系。
為了滿足用戶在輕量化場景中對于產品跨場景使用、一物多用、輕巧便攜等需求,蕉下基于“AntiTec?防護科技”陸續搭建出“輕量化科技”“輕量化設計”“輕量化套組”,繼而通過這四大優勢,組成輕量化戶外解決方案。
在輕量化戶外場景中,傳統戶外產品往往存在功能存在過剩問題。比如,傳統戶外鞋雖然抗造,但問題是太重,久走累腳,在城市中行走略顯突兀。
而蕉下會從不同場景的需求中尋找共性防護需求,并且基于輕量化科技與輕量化套組設計,在一件產品中解決不同場景的“輕”需求,繼而實現一件產品能夠滿足跨場景使用、多功能合一,輕巧便攜好收納等功能以及感受輕量化戶外產品的新體驗。
剛剛過去的“驚蟄”節氣,蕉下全新發布了“輕量化全地形戶外鞋”,這雙“全地形鞋”可逛街、可運動、多維防護、搭配時尚,是蕉下輕量化解決方案的具體表達。
面對傳統戶外鞋普遍存在防護場景單一、長時間穿著疲勞等問題,“全地形戶外鞋”鞋底搭載 Flex Core 輕量化科技,雙層不同密度的鞋底經微發泡成型,使整鞋減重 26%,走起來更加輕盈舒適。鞋面采用 PU+尼龍布防水材質,搭配記憶泡棉鞋墊,結合 3cmEVA+橡塑雙密鞋底建立起蕉葉仿生防護系統,提升行走安全性能,360°保護雙腳防磕碰,滿足在城市、徒步、溯溪等全地形戶外的使用場景。最終實現滿足用戶對于多場景防護需求、久走不累、輕盈舒適的產品新體驗。
除了滿足防護需求之外,面對用戶在不同場景下產生的各種產品需求,蕉下從輕量化科技、輕量化設計和輕量化套組三個方向入手,提供了全新的解決方案。
拿輕量化科技來說,蕉下的解法是在面料與材質上做創新,使產品輕巧便捷、易收納。比如蕉下通過輕量化傘布科技面料與自研科技傘骨,實現只有手機大小和重量的六折扁傘;利用輕量化材質和全折疊技術,實現只有19g,在掌心只有核桃大小的折疊墨鏡等。
有了前沿的科技實力做支撐,蕉下繼而用輕量化的設計來實現一物多用、適用靈活。比如既是圍巾也是暖寶寶的氣絨發熱圍巾、既是防曬帽也是發箍的貝殼防曬帽,補足傳統戶外品牌單一功能的短板,滿足消費者多場景、多功能、美觀好搭配的需求。
一手科技實力,一手精巧設計,在這兩者的基礎上,蕉下還根據不同的功能、場景、人群推出了穿搭套組解決方案。比如推出了夏日防曬套組(貝殼帽+腮紅口罩+防曬衣+防曬褲),一套滿足所有需求,進一步減少消費者的決策成本。
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,門檻更低的輕量化戶外,必然會催生出一個數倍于傳統戶外的大市場。根據《輕量化戶外白皮書》的測算,如今以男性為主的戶外人群,正在發生男女老少泛人群的擴容,其中女性、00后及70后是拉動輕量化戶外的主力軍,當前輕量化戶外人群總量達到5億,是硬核戶外人群的8倍,而未來可有望達到7.3億[6]。
尾聲1869年,美國人默里( Murray)出版了一本名為《荒野歷險記》的書,書中盡述Adirondacks山脈露營的風光,一經出版就大受歡迎,一年內加印了八次,五年內Adirondacks山脈就新建了200多個營地。
這本書第一次確立了“露營即休閑”的理念,而名聲大噪的默里也被后人稱作“戶外運動之父”。默里可能不會想到,百年之后,戶外運動在大洋彼岸掀起更熱的狂潮。
但是中國市場有自己的特殊性,不同于地廣人稀的歐美,中國的戶外運動注定與城市結合得更為緊密。
輕量化戶外正是城市與戶外運動結合的產物——無需長途跋涉的艱苦拉練,也不用精致到濾鏡的用力過猛。戶外運動不需要刻意,只需走出家門,就能走進一種輕松隨意的生活。
運動可以是“輕”的,生活也是。
參考資料[1] 裝備花費人均近7000元,發一條露營朋友圈有多燒錢?中國新聞周刊
[2] 60多年前珠峰登頂引發登山熱,北大學生成立社團聞名全國,北京日報
[3] 2022年戶外運動行業研究報告 疫情之下,戶外消費的新趨勢浙商證券
[4] 露營、飛盤、陸沖:年輕人精致撒野,撐起萬億城市戶外紅利,財經故事會
[5] The pickleball revolution: how a game for all ages became one of the world’s fastest-growing sports, theguardian
[6] 輕量化戶外行業白皮書,艾瑞咨詢
[7] Gorpcore: How Arc’teryx Parkas and Salomon Hiking Boots Became High Fashion, WSJ
本文(含圖片)為合作媒體授權創業邦轉載,不代表創業邦立場,轉載請聯系原作者。如有任何疑問,請聯系editor@cyzone.cn。
關鍵詞:
責任編輯:hnmd004
- 更輕的戶外運動,和一個更大的戶外市場|每2023-03-15
- 快訊:世茂服務榮獲2023年中國物業服務滿意2023-03-15
- 三角形勾股定理公式_葉戈羅夫定理2023-03-15
- 【世界速看料】國家統計局:未來就業保持總2023-03-15
- 天天熱議:國家統計局:今年在擴大消費方面2023-03-15
- 西工大黃維院士團隊制備全3D打印電解槽,實2023-03-15
- 民生證券股權法拍叫價最新突破80億元_世界2023-03-15
- 國家統計局:目前房地產市場還是處在調整階2023-03-15
- 【報資訊】國家外匯局:要深化外匯領域改革2023-03-15
- 西工大黃維院士團隊制備全3D打印電解槽,實2023-03-15
- 網文連載十余年被網友舉報 《校花的貼身高2023-03-15
- 昆侖健康保險3.15消費者權益保護教育宣傳周2023-03-15
- 硅谷銀行事件之后,錢放在哪兒更安全?_天2023-03-15
- 時與勢,影視大廠下場抖快短劇2023-03-15
- 大圣歸來8年了,為何國漫還在靠情懷分“續2023-03-15
- 汕頭腌制廠工人用腳踩菜 電商平臺正下架“2023-03-15
- 世界資訊:漿價創近一年新低 Q2紙企利潤有2023-03-15
- 國家新聞出版署啟動實施2023年度出版融合發2023-03-15
- 當前通訊!3月14日國內原油期貨跌3.92%2023-03-15
- 2023年2月陜西省存貸款統計數據發布|全球關注2023-03-15
- 當前時訊:3月底前2022年度北京普惠健康保2023-03-15
- 工信部:加強基礎電信企業和增值電信企業安2023-03-15
- 工信部:開展5G網絡運行安全能力提升專項行2023-03-15
- 港股ChatGPT概念股走強,美圖公司漲超7%2023-03-15
- 當前速讀:國家統計局:目前市場中的個體工2023-03-15
- 國家統計局:目前經濟仍然處在初步恢復階段2023-03-15
- 今日快訊:警醒!1人死亡!霍林河風電場“52023-03-15
- 奔馳早期氫燃料電池車型,1994年的NECAR-12023-03-15
- 厚積薄發 東風氫燃料電池技術再獲新成果|2023-03-15
- 微動態丨總投資60億元!新建100萬噸煤制甲2023-03-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