速訊:楊紫瓊獲奧斯卡影后,跨過中年危機的人生能有多爽?
楊紫瓊剛剛憑借《瞬息全宇宙》成為史上第一個華人奧斯卡影后,站上領獎臺的她,今年60歲。
某種意義上,電影的情節照進了現實。
【資料圖】
楊紫瓊扮演的角色,是一個疲憊灰暗的妻子和母親,面臨著家務育兒、家人失和、經濟危機(稅務審計)等多重壓力。她在多重宇宙中來回穿梭,終于成為一個超級英雄,解除了自己與世界的“中年危機”。
這個角色,也讓楊紫瓊本人突破 “中年女演員危機”,站上個人事業的高峰。她舉起奧斯卡獎杯時說,“女士們,不要讓任何人告訴你,你已經過了你的黃金時期。”
有多少人能像楊紫瓊這樣,在中年不是出現“危機”而是出現“轉機”?
女性的中年危機好像總是出軌/離婚/辭職/旅行/健身/冥想/畫畫/打麻將/搞事業/看心理醫生,男性的中年危機則是出軌/離婚/辭職/旅行/健身/攝影/釣魚/打游戲/玩音響……
總之,各種各樣的消愁方式。你要問中年人愁什么,他們會引用張愛玲的一句話,“因為他一睜開眼睛,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,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。”
到底“中年危機”是真的存在?還是中年人在“為賦新詞強說愁”呢?
中年危機的好消息和壞消息
好消息:(如果能活到老年),老年的感受還是挺幸福的
壞消息:中年的感覺就像一坨屎
好消息:中年危機是性別平等的,男女的中年痛苦差不多
壞消息:就連猩猩都會中年危機
好消息:所有人都會中年危機,富裕國家的有錢人也不例外
壞消息:沒錢沒房子的人,中年危機更嚴重
好消息:錢可以補償中年危機
壞消息:大概需要家庭收入翻一倍才能補償
到底有沒有中年危機?
中年,一般指的是40~60歲之間。寬泛點可以前后浮動5年,把35~65歲都算做中年。說起來,這個年紀也可以稱為“壯年”。身體雖然比青年時略有下降,但智慧與經驗大大超出了年少無知。很多人在中年達到自己這輩子的收入最高峰,算是就業市場的“黃金年齡”。
正因如此,在過去的許多年里,中年被認為是人生的頂峰,而非低谷。西方繪畫里表現“人生階段”時,中年是階梯的最高層。
達到頂峰的中年階段|publicdomainreview.org
不過,近幾十年來,人們開始公認,中年是陷入危機的時刻。學者們做了許多相關研究。2022年一個最新的研究《The Midlife Crisis》分析了富裕國家超過50萬人的數據,發現中年危機的確存在。
這50萬人居住在發達富裕國家,接近自己的收入峰值,身體基本健康,按理應該過著舒適愉快的生活。
然而,從許多方面來看,人們的“痛苦”都在中年達到峰值——
①自殺率在中年達到峰值,
②嚴重抑郁、焦慮、自殺傾向,覺得生命沒有意義,在中年達到峰值,
③睡不好,睡眠時間在中年達到最低谷,去看睡眠問題的人則是中年人最多,
④酗酒,酗酒問題在中年出現高峰,
⑤工作壓力大,中年人最經常說自己“工作復雜又困難”、“擔心工作造成的壓力使我身體不適”,
⑥嚴重的致殘性的偏頭痛,痛到會影響工作生活,在中年達到峰值,
⑦中年人也最容易覺得注意力難以集中,有記憶力問題。
總之,“中年時期,人們不成比例地結束自己的生命,有睡眠障礙,患有臨床抑郁癥,花時間考慮自殺,覺得生活沒有意義,難以集中注意力,忘記事情,在工作場所感到不知所措,患有致殘性頭痛,并且變得依賴酒精。”
這個研究還發現,男女的中年危機差不多。痛苦面前,性別平等。
另一個2020年的新研究《The Mid-Life Dip in Well-Being》同樣認為,中年危機絕對存在。這個研究是經濟學家做的,他們分析了800萬人的數據,發現——
中年人,笑得最少,抑郁和悲傷最多,抗抑郁藥吃得最多,睡眠最差最缺乏。
歐洲中年人的生活滿意度
另外,美國這幾年發現35~64歲的中年人里,“絕望導致的死亡”(死于毒品、酗酒或自殺)明顯增加。而其他年齡段沒有出現這樣的“絕望死上升”。
這個研究的作者是經濟學家,他們還表示,為什么經濟學家能發現中年危機,而心理學家經常發現不了呢?原因就是心理學家常常用的樣本量太小了,有時候總共就幾百個人,每個年齡段分一分就沒幾個人,這樣的數據量怎么夠呢?
當經濟學家們分析大數據時,他們認為,中年危機的影響是很大的,以美國為例,對生活的滿意度53歲比18歲足足低了0.55——這個下降相當于患上癌癥的痛苦,或者喪偶的痛苦乘以2。
之前提到很多數據是西方的,那我們中國人有沒有中年危機呢?
有的。
根據蓋洛普世界民意調查2005~2019年的調查,我們中國人生活滿意度最低點出現在50~52歲。
2012年《中國社會科學》上的一個研究發現,中國41~50歲的人群幸福感最低。
2021年《勞動經濟研究》上的一個研究也顯示,青年人和老年人的幸福感大概在3.8,40~50歲的中年人的幸福感卻只有3.5。
中國人的幸福感隨年齡變化
別說人了,甚至連動物園里的猩猩都是中年時心情最差。有個2012年的研究顯示,找了兩群黑猩猩一群紅毛猩猩,一共508只。然后讓熟識這些猩猩(至少認識2年)的動物園管理員、研究人員、志愿者來評估這些猩猩的心情。結果顯示猩猩們全部呈現明顯的中年危機,中年三四十歲時顯得最為低落。
猩猩也在中年時最為低落
為什么會有中年危機?
這方面就有很多理論了。
2008年一個研究調查了72個國家地區,包括我們中國。結果顯示,無論是津巴布韋還是沙特阿拉伯,所有人的幸福感在四十多歲都是低谷。而且這個痛苦很難歸咎于外部環境,無論你是有工作還是失業,結婚還是離婚,健康還是生病,學歷是高還是低,生活在窮國還是富國……
可以說,所有人在中年都最不幸福,看上去是“內心深處的某種東西導致了中年痛苦”。
有一種可能是,人到中年,開始走下坡路,感覺自己不再是越來越強大,而是一步步走向衰弱和死亡。
莫欺少年窮,換句話其實意思就是,可欺中年窮。《增廣賢文》里的“月過十五光明少,人到中年萬事休”,同樣殘酷地表示,現在還成就不大的中年人,未來也很難有大作為了。
很多中年危機的人開始問自己各種哲學問題——我是誰?我要做什么?我為什么會在這個世界上?我要往何處去?
若你無法誠實而平靜地回答這些問題,你可能就會陷入長久的混亂、糾結和痛苦中。
中年,也是開始正視自己身體衰老的年紀。
衰老其實從14歲就開始了。人的死亡率在5~14歲是最低的,此后,死亡率大概每8年就翻一番。
30歲,肌肉量開始每年下降1~2%,你顯著失去了聽高頻聲音的能力。你的肺活量也過了巔峰(女性20歲,男性27歲)。
35歲,腦容量開始以每年0.2%的速度下降。你的記憶力、信息處理速度,同樣開始下降。
無論男女,35歲開始進入“高齡父母”的階段,生育難度、胎兒的異常風險,都開始逐漸增大。
40歲,由于過氧化氫的毛囊細胞里積累。頭發顯著開始變白。眉毛之間出現皺紋。
由于晶狀體變硬,老花眼可能開始變得明顯。晶狀體的透明度也開始下降,藍、綠、紫色的物體變得不那么鮮明。
如果你是女性,40歲也是開始失去味蕾。(如果是男性,大概50歲開始失去味蕾)。先是咸和甜變得不夠強烈,慢慢酸和苦也不再令你動容。
50歲,頭發變得更細更稀疏。出現魚尾紋和前額皺紋。骨密度開始下降。脂肪也開始重新分布,從腿部改為向腹部集中,內臟脂肪明顯增加。女性可能進入更年期,徹底告別生育能力。
你需要面對并接受身體的這些改變。
中年,還是一個……十分缺錢的年紀。
錢不是萬能的,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。雖然中年危機不只是錢引起的,但是缺錢絕對會加劇中年危機的痛苦。另外,如果加足夠多的錢,也能把幸福感強行拉高。
2021年的中國研究,就計算了“中年危機得多少錢才能彌補”。結論是30~50歲的人,如果家庭收入翻一倍,幸福感可以上升0.2,差不多回到青年的幸福感水平。
這個研究還發現,失業或者沒有房子,會加重中年危機的痛苦。
比如說,有工作的人的中年危機每年需要30.7萬元來彌補,而沒有工作的人的中年危機每年需要49.7萬元才能彌補。
有房子的人的中年危機每年需要15.7萬元來彌補,而沒有房子的人的中年危機每年需要90.9萬元才能彌補!
不幸的是,中國的“掙錢曲線”對中年人不利。2021年一個研究顯示,美國人收入的最高點出現在55歲,而中國人掙錢的最高點居然出現在35歲。這意味著中國人在中年的大部分時間里,收入都是在走下坡路。
中國人收入與年齡的關系,綠線是2009-2012的情況,最高點在35歲
美國人收入與年齡的關系,綠線是2009-2012的情況,最高點在55歲
你需要在中年,安排好自己的財務。
還有一派認為,“中年苦”再正常不過了,理由如上,需要關注的不是“中年為什么有危機”,而是“老年為什么沒有危機”?這派認為,可能由于一批人折在了中年,于是幸存的老年人想到這些英年早逝的朋友,就覺得自己當下的日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。還有一種可能是,快樂的人活得比不快樂的人更長,所以越到后面,剩下的就越是以“快樂派”為主。
無論如何,人類的幸福感在一生里的確大致呈 U 型。
苦樂參半,悲欣交集,就是中年。
如果你人到中年,并且出現了明顯的危機征兆——
情緒低落,抑郁、易怒、焦慮、悲傷
睡眠明顯變差
體重明顯增加或減輕
忽視個人衛生
退縮、脫離原本的生活、工作或社交
對未能達成的目標耿耿于懷或深感痛悔
偏執地渴望重回年輕
你也許需要考慮,這些痛苦,是不是出于中年危機。
你可能需要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,特別是如果你出于內心的痛苦,想做出一些重大的人生轉變——辭職、離婚、出走……那么,在邁出這重大的一步之前,先與心理咨詢師談談,可能會對你有所幫助。
好消息是,很多人成功地度過了中年危機,中年后逐漸爬升的幸福感就是明證。
榮格曾經說過,“生活是從四十歲才真正開始的,在那之前,你只是在做實驗。”
與其說中年的你需要“成為什么人”,不如說中年時,你終于積累了足夠的智慧和力量,可以丟掉外界強加的不適合你的部分,重新成為“真正的你自己”。
許多中年人所經歷的痛苦和迷茫,最終變成了老年的寬容與智慧。掙扎著度過危機的中年人們,會原諒自己的弱點,專注于當下,專注于自己能做到的點滴小事,培育良好的人際關系,支持身邊的人,也被身邊的人所支持。
中年,你可能達到收入的最高峰,也可能在職場上折戟沉沙。你可能嫻熟地解決問題,受人依賴也受人尊重,也可能被壓力壓垮,無力維持生活或工作。你知道自己能做到什么,也知道自己的局限在哪。你在頂峰,也同時在谷底。你會遭遇大風大浪荊棘滿途,但你也可能乘風破浪披荊斬棘。
中年是你一頭扎進深水區,在水底咬牙閉氣,游過漫長的一段,然后浮出水面深吸口氣,我撐過來了,多謝我自己。
參考文獻
[1]Giuntella, O., & MacManus, S. & Mujcic, R. & Oswald, A. & Powdthavee, N. & Tohamy, A. (2022). The Midlife Crisis.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, WP 30442
[2]Fang, H., & Qiu, X. (2021). “Golden Ages”: A Tale of Two Labor Markets. Age, 1991(1995), 1996-2000.
[3]Weiss A, King JE, Inoue-Murayama M, Matsuzawa T, Oswald AJ (2012). Evidence for a midlife crisis in great apes consistent with the U-shape in human well-being.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SA, 109(49), 19949-19952.
[4]D. G. Blanchflower and A. J. Oswald, “Is Well-being U-Shaped over the Life Cycle?”Social Science & Medicine 66, no. 8 (2008): 1733–49.
[5]Blanchflower, D. G., & Graham, C. L. (2020). The Mid-Life Dip in Well-Being: Economists (Who Find It) Versus Psychologists (Who Don"t)! (No. w26888).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.
[6]Case, A, and A Deaton (2015a), “Rising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midlife among white non-Hispanic Americans in the 21st century”,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2(49): 15078–83.
[7]Bilder, G. E. (2016). Human biological aging: From macromolecules to organ systems (1st ed.). John Wiley & Sons
[8]劉軍強,熊謀林,蘇陽.經濟增長時期的國民幸福感——基于CGSS數據的追蹤研究[J].中國社會科學,2012(12):82-102+207-208.
[9]楊繼東,鄒宏威.“中年危機”的經濟學分析——基于幸福感數據的證據[J].勞動經濟研究,2021,9(03):71-100.
封面圖來源:Todd Heisler/The New York Times
關鍵詞:
責任編輯:hnmd004
- 速訊:楊紫瓊獲奧斯卡影后,跨過中年危機的2023-03-14
- 土坑酸菜的翻身仗打得怎么樣了?種植大戶:2023-03-14
- 億通科技:因審計工作尚需完善,2022年年報2023-03-14
- 愛回收2022年營收98.7億元,首次實現全年盈2023-03-14
- 冬季風暴逼近美國東北部,紐約州將進入緊急2023-03-14
- Gundlach預計美聯儲將在3月后暫停加息2023-03-14
- 焦點精選!微軟推出基于GPT的國際版Dynamic2023-03-14
- 【世界聚看點】洗眉會痛嗎?洗眉毛后多久能2023-03-14
- 環球通訊!世界上最長的悍馬有多長?亞洲最2023-03-14
- 黑眼小孩是什么樣的?黑眼小孩真的存在嗎?2023-03-14
- 即時看!梁靜茹給的勇氣什么梗?梁靜茹個人2023-03-14
- 世界上最能吃的10個人都有誰?世界上最能吃2023-03-14
- 當前觀察:青島女生王千源事件是怎么回事?2023-03-14
- 世界熱議:2022年駕校收費標準是什么?學車2023-03-14
- 金錢猛魚多少錢一斤?金錢猛魚為什么那么貴2023-03-14
- 廣西9歲貓眼男孩之謎是什么?真相是什么?2023-03-14
- 每日熱門:錢塘江的源頭在哪里?錢塘江的得2023-03-14
- 一斤皮筋賣出上百元螃蟹價 為什么要連著皮2023-03-14
- 天天時訊:微博與B站,變現“難兄難弟”2023-03-14
- 屈臣氏被罰:宣稱92%蘆薈膠只有0.41% 蘆薈2023-03-14
- 硅谷銀行擠兌危機:美國衰退要跑步到場?2023-03-14
- 中國駐美國大使館:3月15日起駐外簽證機關2023-03-14
- 全球快資訊:美國銀行系統的存款量正以有史2023-03-14
- 市直20多個房地產施工項目已簽訂承諾書向社2023-03-14
- 福建自貿/海西概念板塊3月13日漲1.03%,廈2023-03-14
- 閉合性粉刺變好的表現_閉合性粉刺自己會好2023-03-13
- trueno是什么車 當前信息2023-03-13
- 新資訊:BitMEX交易所已暫停所有交易2023-03-13
- 全球微資訊!高校、中小學校、托幼機構新冠2023-03-13
- 紐約聯儲稱:2月全年預期通脹率為4.2%2023-03-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