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日快播:ChatGPT 不從娃娃抓起,只會催生更多被困住的「孔乙己」
AI 教育
堵不如疏
電影《死亡詩社》里的威爾頓預備學院,以其沉穩凝重的教學風格和較高的升學率聞名。
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文學老師約翰·基丁的到來如同一陣春風,一反傳統名校的嚴肅刻板。他的核心思想就是:「我始終認為教育的根本在于學會自我思考?!?/p>
而在現實中,年級越高,舉手越少,是不言自明的秘密。鴉雀無聲的課堂里,學生們習慣低頭回避老師的目光,樂于提問成了一種稀缺品質。
在硅谷一所學費 20 萬的學校,空降的 GPT-4 同樣承載了人類老師的期望,他們希望學生們能夠向它提出更多「愚蠢」的問題。
讓 GPT4 當老師,硅谷趕了個大早
地處硅谷的 Khan Lab 私立學校,最近來了一位新老師 Khanmigo。
這是一位 AI 教師,基于 GPT-4,由學校與 OpenAI 合作開發。
學校創始人 Salman Khan 原來也是搞技術的,后來才轉型成了教育工作者。和帶頭簽署千人聯名信的馬斯克不同,他認為 AI 的好處遠遠大于風險。
在這樣一所學校擁有一位 AI 老師,意味著什么?
Khanmigo 被定位為「導師」,往往不會直接給出答案,甚至還有學生嫌它太啰嗦。在一位 8 歲的學生看來,Khanmigo 對數學題給出的解釋,比他寫在紙上的更詳細,有時挺招人煩。
好在效果總體積極。人類老師們驚喜地發現,學生們向 Khanmigo 提出的問題,比起他們公開發問的要多。
另外,像 ChatGPT 一樣,Khanmigo 會給學生們打預防針,聲明自己可能會犯錯誤。學生們可以對它的回答點贊或點踩,方便之后再做改進。
AI 老師的職業生涯才剛剛起步,更多細節還待發現。但它首先出現在硅谷,并不是偶然。
一方面,很多學生家長本身就在硅谷或 AI 行業工作,他們的孩子很可能已經熟悉了 ChatGPT。技術話題甚至是課堂的一部分,三年級的小朋友也能對聊天機器人滔滔不絕。
另一方面,硅谷的教育資源也并非別處可比,Khan Lab 所在的帕洛阿爾托地區,家庭收入中位數接近 19.5 萬美元,Khan Lab 的師生比例為 1 比 10,每年學費超過 3.1 萬美元。
對于這些家長來說,將 AI 引入課堂沒什么問題,但必須有更加嚴密的防范措施。Khan Lab 也的確這么做了,花費了數千小時為 Khanmigo 建造內容護欄,雖然還是達不到百分百安全,但它的審核和過濾功能甚至比 ChatGPT 更強大。
Khanmigo 還會提醒學生,老師們可以看到他們之間的聊天內容。如果學生們輸入臟話、暴力傾向等不良內容,老師和家長就會收到警報。
AI 胡編亂造的可能性,也反復被人類老師們「耳提面命」。他們告訴學生,Khanmigo 不是一種魔法,它只是一個需要核實的信息來源。
我們適應了計算器,我們也應適應 AI
在美國的教育行業中,這其實是一場逆勢而行。
紐約市的公立學校在 1 月初禁止使用 ChatGPT,原因是擔心學生作弊,并認為 AI 不利于培養批判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。包括西雅圖、洛杉磯等在內的其他城市,也有學校限制了訪問 AI。
但 OpenAI 首席執行官 Sam Altman,應該會為 Khanmigo 叫好。
今年 1 月,AI 對教育的危害已經被翻來覆去地強調,包括胡編亂造、助長抄襲和作弊行為、讓學生貪圖捷徑從而損害思維能力等等。
Altman 則淡定地回應,應該將新技術融入生活,包括學校課堂。
AI 生成是我們都需要適應的東西。我們適應了計算器,它也改變了我們在數學課上測試的內容。毫無疑問,AI 是一個更極端的版本,但它的好處也更極端。
更消極地說,就算千方百計地阻攔學生用 AI 抄襲和作弊,見招拆招的方法也總比困難多。
OpenAI 曾推出過一款 AI 內容檢測器,然而它只能應用于文字內容,唯一的功能就是從 AI 的角度替你進行判斷,看看這段文字是不是 AI 生成的。從測試結果看,它并不是很可靠。
所以 Altman 也承認,不存在完美的 AI 內容檢測器,因為「有決心的人總會繞過它們」。
這就是一個既定事實。自 AI 誕生那刻起,便很難被完全禁絕。從 GPT-3.5 到 GPT-4,從微軟 copilot 到 ChatGPT 插件,AI 正在慢慢成為社會的基礎設施。
我甚至覺得,如果 Altman 不是 ChatGPT 之父,生成式 AI 出現在他的學生時期,他可能也會是最早吃螃蟹的那批人,因為他親口說過:
我自己用它來學習東西,發現它比我過去的其他學習方式更有吸引力。我寧愿讓 ChatGPT 教我一些東西,也不愿去讀教科書。
Alaman 對教育的吐槽不無道理,我們或多或少有些共情。
「如果我沒讀過書,我可以找別的活做,可我又偏偏讀過書」,最近「脫不下長衫」的孔乙己文學令人心有戚戚。
然而,本就沒有人承諾過,知識一定是有用的,也沒有人打包票,學歷就是塊金字招牌。
「被困住的孔乙己」不等同于「讀書無用論」,它在當下有更復雜的含義。其中,死記硬背、刷題機器,是對教育的一種常見批評。翻到硬幣的另一面,批判性思維、創造性思維不可多得。
比如,大學的「職業規劃課」常被視為水課,不是說職業規劃本身不重要,而是課程的形式有問題,往往是沒有創過業的老師對著 PPT 照本宣科,既不了解就業環境的變化,也無法傳授簡歷優化、面試培訓等實戰技巧。聽課前一臉懵逼,聽課后還是茫然四顧。
再比如,我在大學讀書時,其中有幾門課的期末考試,學長學姐流傳下來的資料還能原封不動地套用,在被論文占據的期末周是慶幸也是悲哀。而最讓人痛苦的課堂展示、小組作業、挑戰杯競賽等,幾次三番讓我不得不自學知識,在血淚教訓里知道實踐出真知。
其實,早在 ChatGPT 面世之前,就有學者反思過互聯網時代的教育模式。
卡內基梅隆大學教授 Danny Oppenheimer 曾質疑道:
在 Google 搜索時代,為什么大學考試還只側重考學生對事實的重述?
一方面,分析和應用能力欠缺了;另一方面,對事實性信息的掌握可能也只是一場錯覺。
曾有研究表明,通過 Google 等更快地在線收集信息,會損害我們獲取長期知識,以及回憶事實和信息來源的能力。
如今,從互聯網時代到 AIGC 時代,心理學家 Tomas Chamorro-Premuzic 提出了和這位教授相似的觀點:
AI 讓人思考得更快而不是更聰明。
在 AI 成為人類日常獲取知識的主要方式時,它可能會讓快速無意識(fast mindlessness)成為我們的主要決策模式。
幾乎在每次技術變革里,所謂的批判性思維、創造性思維都被強調,也確實遭遇著新的危機,電腦打字剝奪學生的寫字能力,計算器損害學生的計算能力,AI 干脆讓人無法思考了。其實,人類就這樣跌跌撞撞地螺旋上升著。
從這個話題延伸開去,其實有很多值得討論的。但首先要明確,反思 AI 對教育的負面影響,和對 AI 唱反調,并不是一回事。當 AI 誕生之時,我們就很難一廂情愿地往回看了。
這時候就要來一句廢話文學:改變能夠改變的,接受不能改變的。
AI 可以是答案的終點,也可以是教育的起點
歸根結底,還是得實踐。
當 AI 對教育的負面侵襲還未深入骨髓,我們應該盡早地建立起合理的規則,探索出理想的架構。
之前我們說,ChatGPT 生成的內容其實是概率計算的結果,在 ChatGPT 輸入文字,模型給出一個最可能的下文。但這已經是上個版本,對于 GPT-4,它不止是預測下一個詞,還擁有對世界的常識,并在這個基礎上做出一定的推理。
這似乎越發接近人的思考方式。心理咨詢師崔慶龍曾指出,我們記住單一的東西很容易,表達出來也不難,困難的是把它和別的事物關聯起來,并能夠自洽,這意味著你能夠找到它們真正的平衡點。
這套理論同樣適合解答,如何將 ChatGPT 用于教育。直接讓它按照作業要求,幫我們寫一篇論文,然后復制粘貼,其實是一個相當單一的過程。
但我們可以嘗試提出更復雜、多元的問題,比如俄勒岡州的一名高中英語老師,最近讓學生們使用 ChatGPT 為論文創建大綱,對比兩篇 19 世紀的短篇小說。一旦生成了大綱,他們就得把筆記本電腦收起來,然后手寫論文。
在這個過程里,學生們加深了對故事的理解,也學會了如何和 AI 互動,才能讓它的回答更加有用。
創建大綱只是 ChatGPT 在課堂上的一項功能。它還可以幫助老師編寫個性化的教案、為學生模擬辯論賽的對手,甚至作為提高基本寫作技能的工具。因為 AI 的寫作速度很快,還可以模仿許多不同的寫作方式。
所以也有觀點認為,只要教師將 ChatGPT 與實質性的課堂討論結合起來,ChatGPT 就不會對學生的學習構成威脅。
任何能讓學生在上課前完善思維并實踐想法的工具,只會讓我們的討論更加豐富。
從我個人的 AI 體驗來說,輸入合適的 prompt,讓 AI 幫忙寫出整篇文從字順的文章,又不能太有 AI 味,還是挺難的一件事。像平時寫文章那樣列出一個邏輯框架,只是其中一個必要不充分條件。
借助 AI 實現更好的教育,個人認為至少要做到兩點。
一是創造力仍然需要知識的累積。就像你讀了很多書,不代表你融會貫通,只能說明你識字,但你不能不識字,這是 AI 無法幫你代勞的部分。二是學會如何與 AI 溝通,它可以作為一個答案的終點,也可以作為一次教育的起點。
不遠的未來,AI 或許會對教育行業進行一次祛魅和重塑,讓它返璞歸真。人人都在裸泳,哪些是事實哪些是觀點,誰有創造力誰在鸚鵡學舌,其實一覽無余。
更重要的是,教育向前一步就是就業,它們構成了復雜的因果鏈條。當前很多人的專業和工作并不匹配,以后未嘗不是這樣。
如果不在讀書期間實踐如何借助 AI 學習和創作,當我們畢業后面對 AIGC 的世界,只會成為又一個被困住的孔乙己。
唯一確定的是,盡早地開始實踐,才能在 AI 的狂飆中擁有余裕。這也是存在主義哲學家馬賽爾所說的,在面對各種境遇時,仍能保持 「有暇 」的能力。
關鍵詞:
責任編輯:hnmd004
- 每日快播:ChatGPT 不從娃娃抓起,只會催2023-04-06
- 北京免費海葬排到2025年 “大連擬建海葬紀2023-04-06
- 三國三大戰役分別是什么?三國三大戰役的意2023-04-06
- 為什么有人更容易被蚊子叮?蚊子喜歡咬什么2023-04-06
- 上海閔行的東海學院鬧鬼事件是怎么回事?真2023-04-06
- 中國十大隱世家族分別是哪些?盤點中國十大2023-04-06
- 羅德島太陽神巨像之謎是什么?太陽神巨像的2023-04-06
- 曹操墓真假之謎是什么?曹操墓真假四大疑點2023-04-06
- 什么是大陸漂移說?大陸漂移的證據是什么?2023-04-06
- 焦點快看:為什么人走不出地球的邊緣?地球2023-04-06
- 濟南銀座718靈異事件是怎么回事?濟南銀座72023-04-06
- 歷史上真實的慎夫人是怎樣的人?歷史上真實2023-04-06
- TikTok回應英千萬英鎊處罰:樂見罰款“從332023-04-06
- 老虎環球對沖基金第一季度上漲7.3%-即時看2023-04-06
- 世界快報:瑞信的債務資本市場部門老將辭職2023-04-06
- 中國科學家研制出首例室溫超快氫負離子導體2023-04-06
- 美團計劃今年上半年或更早在香港推出全新外2023-04-06
- 大學生興起特種兵式旅游 更多的是熱愛是探2023-04-06
- “索要千萬逼死老公案”5年后宣判 網友:2023-04-06
- 房東稱閏二月要多交1個月房租 什么是閏二2023-04-06
- 全球熱資訊!國泰環保(301203)2022年年報2023-04-06
- 世界今熱點:突發:ChatGPT Plus停售2023-04-06
- GPT-4超強進化,近萬人聯名封殺,白宮緊急2023-04-06
- 今日快看!商店前別“伸舌頭”,雜物亂堆亂2023-04-06
- 每日動態!我國科學家研發出首例室溫氫負離2023-04-06
- 易寶支付平臺登錄不上去_易寶支付平臺登錄2023-04-06
- TVB女星演純情學生妹,又性感打扮及濃妝亮2023-04-06
- 江特電機:公司擬回購不超過500.00萬股公司2023-04-06
- 1800萬報價NBA三雙王!76人組三巨頭,恩比2023-04-05
- 貝殼回應鏈家在北京、上海之外城市轉為加盟2023-04-0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