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PO觀察|“山寨”喬丹沒有新故事-全球熱推薦
文|王雨佳
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編輯|董潔
如今的Z世代越來越喜歡“國貨”,他們未必知道,多年以前,有家福建的體育品牌曾借喬丹的名字成為黑馬,一路沖到IPO過會。
這家曾被稱為“山寨”喬丹的公司,以“喬丹”之名走紅,又因“喬丹”之名陷入侵權訴訟,折戟IPO。
沒有資本市場的背書和融資助力,在轟轟烈烈的“新國潮”聲浪中,這家頂著“喬丹”名字的體育品牌被時代甩在了身后。
如今,喬丹體育終于放下“喬丹”,以中喬體育之名再出發,于3月初二次沖擊IPO——擬公開發行5000萬股,募集資金12.11億元。
中國體育用品鞋服市場早已換了天地。李寧、安踏、特步、361度們依然兵強馬壯,全行業馬太效應加速,中喬體育還有多少時間挽回錯過的紅利呢?
增長失速,落后于行業
招股書顯示,2019年到2021年,中喬體育的營收分別為55.9億元、49.3億元、59.3億元,2020年和2021年的同比增速分別為-11.4%和20.4%。
根據共研網數據,2020年和2021年,中國運動鞋服市場同比增速分別為-1.5%和23%,中喬體育均落后于行業。
2021年,中喬體育的營收規模是安踏(500億)的12%,也遠遠低于特步100億的規模。時間倒回2010年,中喬體育的營收還在30億——是安踏的40%。10年時間,二者早已不在同一梯隊。
2019年到2022年上半年,中喬體育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31.91%、29.52%、27.86%、27.19%,同樣大幅低于行業平均水平。
中喬體育和同行業可比公司毛利率對比
對于毛利率降低的原因,中喬體育解釋,一是原材料成本的上漲,二是疫情之下,讓利給經銷商。
2019年-2022年上半年,其凈利潤率分別為14.8%、15%、11.8%,降幅明顯。毛利偏低之余,公司的存貨卻迅速攀升。2019年到2022年前半年,中喬體育存貨由9億元增至約13.3億元。
招股書顯示,截至2022年6月末,中喬體育共有4個銷售大區,34個銷售小區,54 家經銷商和6個銷售子公司,線下專賣店數量高達6269家,僅次于同期的李寧(7112家)和安踏的(9223家),超過特步(6251家)和361度(5366家)。
專賣店數量加速增長,中喬體育的營收和毛利率卻持續萎靡。有市場分析人士認為,主要有兩方面原因:其一,對經銷商渠道過于依賴,超過80%營收來自經銷商渠道,且沒有一家直營門店。
這與行業背道而馳——近年來,安踏、李寧等品牌都在大力開拓DTC渠道(直接對消費者渠道),直接面對消費者,這既增強了品牌力,也提高了整體利潤。
其二,受累于疫情封控之下的生產和物流中斷,去庫存下的打折行為嚴重,拉低了毛利率和凈利率。
由于門店銷售網絡已足夠廣闊和下沉,中喬體育想要提高營收增速和利潤,需要在商品售價和盈利能力上下功夫——比如開設直營門店。
2019年~2022年上半年,中喬體育的鞋類產品單價從96.33元增至103.73元;但服裝類產品單價卻從72.24元降至58.9元。
招股書顯示,此次募資,中喬體育規劃用約4.7億元的募資金額,在全國一級城市新建27個戰略直營門店,這有助于其強化品牌力,提高產品售價來改善盈利。
成也喬丹,敗也喬丹
運動鞋服的品牌力,與體育資源(知名賽事、頂級運動員等)息息相關。誰拿到了稀缺資源,誰就能一飛沖天。
前有北京奧運會阿迪和李寧之爭,后有谷愛凌代言大戰——安踏在北京冬奧會奪冠前簽約其為品牌代言人,狠狠吃到了一波紅利。
相比友商,如今的中喬體育提升品牌力之路格外艱難,就在起家的“喬丹”之名。
據中國經濟網報道,自從2000年使用“喬丹”商標以來,喬丹體育“誤導消費者”的質疑聲從未停止過。知名體育營銷公司Advantage公司曾指出:“邁克爾·喬丹的品牌力量是超越時代的。喬丹體育這一記‘擦邊球’質量頗高,給市場帶來長久的錯覺。”
時至今日,中喬體育的官網網址依然用喬丹拼音:www.qiaodan.com,即便中文更名為中喬體育,但公司logo也印有“QIAODAN”字樣。
后來的10年里,喬丹這個名字確實讓很多國人相信,其與邁克爾·喬丹有關。中喬體育吃到了一波紅利,2010年其營收近30億,凈利潤5億,成了體育用品行業冉冉升起的明星公司。2011年,喬丹體育沖刺IPO,并成功過會。
天有不測風云。2012年,真正的邁克爾喬丹指控喬丹體育侵犯其姓名權,并要求商標評審委員會撤銷79項注冊商標。隨后,喬丹體育陷入長達10年的商標侵權糾紛,被指“山寨”喬丹,更成為上市釘子戶。
2021年,在雙方交替上訴之后,案件終審判決宣告維持原判,喬丹體育失去了“喬丹”:天眼查的數據顯示,2021年1月12日喬丹體育股份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,企業名稱變更為中喬體育股份有限公司。這場“真假喬丹”的戰爭告一段落。
在10年的“真假喬丹”之戰中,中喬體育失去的不僅是融資渠道,更是轟轟烈烈的新國潮崛起的紅利期。
因為深陷商標爭議,帶著“山寨”喬丹帽子的中喬體育和頂級體育賽事、一線知名運動員的營銷合作全方位受阻。
2022年10月,中喬體育簽約NBA馬刺隊主力球員凱爾登·約翰遜,作為一個三線NBA球星,這卻是該品牌簽約的首個NBA球員。
對此,中喬體育CEO馬磊對外表示,訴訟糾紛的負面影響揮之不去:“因為過往的一些問題,無論我們做了多少產品研發和落地活動,只要我們有媒體曝光,NBA有一批鐵粉還是一概不接受,這的確是非常大的挑戰。”
公司更名之后,喬丹體育保留了部分喬丹品牌的使用權,花了10年塑造的喬丹品牌,并非一夕之間可以丟棄,其“山寨”的帽子始終難以摘下。
Z世代年輕人對中國本土文化、品牌認可度越來越高,對上世紀美國籃球飛人邁克爾·喬丹的記憶,早已漸行漸遠。新國潮新國貨也不止是口號,而是真實體現在財務報表上:2021年上半年,安踏的營收就超越了阿迪達斯中國。
短期來看,中喬體育依然受限于“山寨”喬丹,在大部分消費者心目中,其品牌與新國貨對應的中國文化自信關系不大。如今,中喬體育放下喬丹的名號,再次沖刺IPO,但失去的10年恐怕再難奪回。
關鍵詞:
責任編輯:hnmd004
- IPO觀察|“山寨”喬丹沒有新故事-全球熱推2023-03-16
- 武漢生育保險報銷范圍和標準一覽2023-03-16
- 【世界播資訊】中國高鐵一公里耗電一萬度系2023-03-16
- 業內人士:瑞信可能倒閉的說法太夸張,但投2023-03-16
- 百事通!英國工會或接近與政府達成工資協議2023-03-16
- 環球快播:“會聊天的湯姆貓”今日開啟內測2023-03-16
- iPhone15或壓縮USBC傳輸速度,不同機型將分2023-03-16
- 陸正耀再“殺”瑞幸2023-03-16
- 環球焦點!年入10億,這個資本香餑餑要IPO2023-03-16
- 甘肅嘉峪關機場3月26日起停航施工,預計停2023-03-16
- 天天關注:內蒙古推出兩項專項政策“引客入2023-03-16
- 環球短訊!德州儀器:成都工廠預計今年投產2023-03-16
- 天順股份:控股股東擬減持不超2%公司股份-2023-03-16
- 高盛上調中國2023年GDP增速預測至6%_全球聚焦2023-03-16
- 環球通訊!超百億!中車新能源智造基地落戶2023-03-16
- 速看:國際能源網-氫能每日報,縱覽氫能天2023-03-16
- PPT | 鋰電池系列報告之負極材料:人造石2023-03-16
- 全球球精選!儲能日報·速覽【3月15日】2023-03-16
- 環球百事通!3月15日能源要聞:隆基綠能將2023-03-16
- 全國碳市場交易價格行情日報【2023年3月152023-03-16
- 株洲退贓大會返還486萬元現金 國家反詐中2023-03-16
- 【環球聚看點】一級建造師注冊時間查詢_一2023-03-16
- 先“電”如何帶動后“電”?|熱點評2023-03-16
- 2022年收入過百億元的玩具公司2023-03-16
- 瑞信引爆新的“雷曼時刻”?2023-03-16
- 如何看大學生邊讀書邊創業賺1800萬 機遇無2023-03-16
- 鄧倫偷逃稅被罰繳106億元 又一明星翻車_每2023-03-16
- 天天關注:眾泰汽車定增募資不超60億元遭問2023-03-16
- 最高可領8000元補貼,北京石景山區千萬元購2023-03-16
- 觀速訊丨公安部部署依法嚴厲打擊制售假劣農2023-03-16